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怀柔汽车铂金蜡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怀柔汽车铂金蜡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如何看待郑和下西洋?
世界最强最大的郑和舰队大航海,比之欧洲哥伦布、达•伽马和麦哲伦早了整整将近一百年。根据《明史》和其他各种资料的记载,郑和舰队共有五种不同尺寸和功能的船只,最大的名叫“宝船”,长四十四丈,宽十八丈,按这个尺寸推测其载重量大约在八百吨左右,这样大小的海船大概可以装载上千人,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;第二种则叫“马船”,长三十七丈,宽十五丈;第三种是“粮船”,长二十八丈,宽十二丈;第四种是“坐船”,长二十四丈,宽九丈四尺;第五种是“战船”,长十八丈,宽六丈八尺。
郑和的首次航行,历时约两年零三个月,于永乐五年(公元1407年)九月结束,整个舰队回到了中国大陆。其后,郑和又率领着这支无敌舰队六次下西洋,前后历时二十九年,合计七次。
第一次:永乐三年(公元1405年)六月——永乐五年(公元1407年)九月
第二次:永乐五年(公元1407年)九月——永乐七年(公元1409年)夏
第三次:永乐七年(公元1409年)十一月——永乐九年(公元1411年)六月
第四次:永乐十一年(公元1413年)十一月——永乐十三年(公元1415年)七月
第五次:永乐十五年(公元1417年)五月——永乐十七(公元1419年)年七月
第六次:永乐十九年(公元1421年)秋——永乐二十年(公元1422年)八月
第七次:宣德五年(公元1430年)十二月——宣德八年(公元1433年)七月
郑和在最后一次航行中,由于积劳成疾,病逝于印度古里。
郑和是我国杰出的航海家。在靖难之役中,郑和从燕王起兵有功,朱棣赐他姓郑,提拔为内官监太监。为了发展对外关系,确立明朝宗主国地位,招抚海岛流民,袭剿海上盗寇,维护海上交通安全,明成祖特地派遣郑和下西洋,对亚非各国进行贸易和访问。从1405年(永乐三年)到1433年(宣德八年)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,成为闻名世界的一件盛事。沟通了中国和东南亚、南亚、***半岛各国、非洲东海岸各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交往,大大提高了明代中国的国际地位。这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,是中国人民对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。他是世界航海家中的先导者。他到达非洲赤道以南东海岸的地方,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?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。
郑和下西洋也有复杂的原因,主要有“踪迹建文”说、“耀兵异域”说、稳定局势,发展友好说、经济原因为主说、政治原因为主说、双重目的说、加强文化交流说、针对帖木儿帝国说和建立***同盟说等多种看法。应该说性质上还是以政治因素为主,寻找失踪的建文帝,打击明朝逃到海外的敌对势力,扩大成祖和明朝的政治影响,并未受经济利益驱动,也没有海外殖民的意图。因此在成祖之后,再也没有这样大规模的航海行动了。
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几件大事之一。众所周知,朱棣是篡位登基的,对于他的帝位,人们更是议论纷纷,所以他需要用自己的功业和政绩来证明自己。
朱棣也是一个伟大的帝王,明朝,在他的治理下也逐渐繁荣昌盛史上称为“永乐盛世”。朱棣是一个目光长远的帝王,对于明朝初期对海外的消极政策,他心中也有不满。
此时他手下的大臣也提出了国家想要更加富强,就不能放弃来自海洋的财富,朱棣最大的动机也是控制海洋。南征安南震慑了海外不安分的藩国,同时将安南变成了一个与邻近国家相通的根据地,为郑和船队下西洋做了重要的铺垫。
郑和的船队是当时最强的海军,当时它们并没有抢夺殖民地,他们树立明朝权威,寻找各种奇珍异宝,打开了对海洋的些许未知层面。所以在永乐年间,海外朝贡国家有洪武帝年间的几国增至30余国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怀柔汽车铂金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怀柔汽车铂金蜡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